联系电话:
4月17日下午,美国杜克大学柯文迪(Wendy Kuran)副校长到访中国福利会,并受邀在宋庆龄讲坛开讲。在中福会少年宫大理石大厦少年厅,柯文迪以“架起杜克大学与中国的桥梁”为主题作演讲,并与大家亲切交流。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汉德资本主席、创始合伙人,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亚太区前执行主席蔡洪平,中福会部分基层单位负责人,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上海宋庆龄学校高中部师生共约150余人出席活动。
柯文迪介绍了美国杜克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的建校历程,并重点分享了昆山杜克大学的三个核心目标:培养定义未来的领导者,开展应对新世纪挑战的研究,架起国家和文化间的桥梁。她表示,希望在未来与中国、中国福利会开展更广泛的交流合作。
在互动环节,柯文迪亲切解答了大家关心的话题。她鼓励同学们在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人品德、艺术修养和体育素质的培养,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公益事业,将个人的力量贡献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张晓敏为柯文迪副校长、蔡洪平先生颁发“宋庆龄讲坛荣誉嘉宾证书”。
讲座结束后,柯文迪一行参观了中福会少年宫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陕西北路369号,宋家老宅)。
中国福利会与美国杜克大学有着不解的渊源。1938年,中国福利会创办于香港,宋庆龄、宋子文同是创始人之一,他们的父亲宋耀如是美国杜克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学生。
杜克大学历史上第一名国际学生宋耀如
宋耀如在杜克大学读书时的英文手迹和签名
1972年,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接待了杜克大学校友、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夫人(尼克松总统因公务耽误了原定到访少年宫的行程),中国少年儿童友好、活泼和健康的形象,给这位美国总统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夫人到访中福会少年宫
中国福利会从创始之初,就致力于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抗战期间,宋庆龄及其保卫中国同盟在美国与世界各地开展慈善募捐活动。1940年,包括费城交响乐团在内的美国友华人士积极参与到义演与捐款活动中。1973年,费城交响乐团在上海演出期间特地来到少年宫,与小伙伴艺术团的孩子们交流,种下了友谊的种子;1984年,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应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夫人南希之邀,赴白宫演出;2023年11月,两个乐团阔别50年后再次相聚,用音乐再续友谊。近年来,中福会与联合国儿基会多次合作举办世界儿童日“点亮儿童未来”主题亮灯活动,用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灯光点亮了上海中心大厦、中央广播电视塔、少年宫大理石大厦等当地标志性建筑,向世界儿童送上美好祝福。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福会将积极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决策部署,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宋庆龄故事、加强交流互鉴、构建展示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民间交流交往能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