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入口
xinwendongtai2.jpg xinwendongtai3.jpg

校园新闻

青春连山海,携手向未来——香港拔萃女书院再度走进宋庆龄学校

2025-05-12

青春连山海

携手向未来

当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脉动与长三角的开放活力相遇,当香港与上海这两座承载国家记忆的“双城”以教育之名携手,一场关于文化根脉与未来使命的对话便悄然展开。近日,香港拔萃女书院师生走进上海宋庆龄学校,以研学为纽带,在课堂互动与城市探索中,共绘青年一代的责任图谱。








行走上海

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搏


研学首日,拔萃女书院师生漫步于外滩,从哥特式的尖顶到巴洛克式的廊柱,每一栋建筑都诉说着上海开埠以来的风云变幻。


中国银行大楼作为外滩唯一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早期现代高层建筑,也是20世纪30年代外滩唯一一座由中国建筑师参与主体设计和内部装饰的建筑,彰显了中国银行的实力,让在场师生们眼前一亮。


踏入昆曲发源地千灯古镇,青石板街的雨巷与顾炎武故居的书香交相辉映。在顾园,学生们瞻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石碑,感悟家国情怀的厚重。





苏州评弹

在茶馆悠扬响起

吴侬软语

展现江南的温婉


走进上海电影博物馆,从手摇放映机到AI生成特效,从单声道留声机到全景声场域,学生们指尖划过老式剪辑台,用手机定格全息投影的周璇影像。当香港学子惊叹于技术跃迁时,展厅流动的光斑正悄然交织着沪港双城的文化辉光。



徜徉学海

浇灌青春中国的理想花园


清晨的升旗仪式上,两地学生并肩而立,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阳光洒在每一位青年学生的脸上,映照出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对国家的担当。


香港拔萃女书院学生来到宋庆龄学校课堂,开启多元学习之旅。语文课上,两地学生围绕鲁迅先生的文章,从不同地域文化视角分享见解,思维碰撞火花四溅。数学课里,面对难题,他们分组讨论,宋校学生思维敏捷,香港学子逻辑严谨,不同解法相互补充,难题迎刃而解。

过程中,他们交流不同地区教学差异,互相学习。这场跨校学习,让知识在交流中升华,友谊在合作中加深。



多元学习


运动场上,沪港学子以球会友。一场混合组队的飞盘比赛尤为热烈,双方队员默契配合,喝彩声此起彼伏,在欢声笑语中传递着信任与协作的力量。

 运动 



同学说

﹝香港拔萃女书院 ﹞

袁伊婷

宋庆龄学校的学习模式自然、自由且开放,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其中,商业课令我印象尤为深刻,老师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领我们在商业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课余,我们走出校园,领略外滩建筑物的独特魅力。那些建筑巧妙融合了西方与中式元素,风格迥异又相得益彰。我们还前往千灯古镇,在苏州评弹的悠扬曲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走进顾炎武故居,了解他的爱国事迹,领略其治国理论,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这一场研学之旅,满是知识与文化的滋养,令我难以忘怀。


﹝香港拔萃女书院 ﹞

王皓恩

宋庆龄学校的老师与同学格外友善且有耐心。每当我有疑惑不解之处,他们总会主动上前,为我细致讲解。这几天,学校对我们照顾有加,各项安排都细致入微,让我们倍感温暖。在此,我衷心表达感谢,也满心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在拔萃的校园里,热情迎接他们的到来,续写这份深厚情谊。


﹝上海宋庆龄学校 ﹞

中国部高中 顾辰炀

今天,我们与香港同学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排球友谊赛。比赛伊始,双方因陌生而略显拘谨,但随着哨声响起,我们渐渐找到了默契,开始用排球语言交流。一个眼神、一次击掌,都传递着信任与鼓励。

中场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起,香港的同学们热情分享着个人故事,透过这些鲜活的经历,我对香港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场友谊赛,不仅让我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更在交流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文化认知。


﹝上海宋庆龄学校 ﹞

国际部中学 沈箐莱

香港学生再度到访,一见面,那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往昔相处场景历历在目,好似昨日才分别。

课堂上,我们和往常一样并肩学习。课间,大家围坐一处,聊天玩闹,笑声爽朗,仿佛回到了最初相见的时光。

通过交流,我们对彼此的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同的校园环境、特色课程,都让我们大开眼界。我真心希望,这样的沟通活动能越来越多,让我们互通有无、求同存异,让这份跨越地域的友谊,在不断往来中愈发深厚。


一周的研学活动转瞬即逝,但两地师生的情谊将在孙宋精神的照耀下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沪港两地的教育交流将继续深化,而这场跨越地域的研学之旅,也将成为两地学子成长路上的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与未来,承载着文化与友谊。



END


文字/排版 :赵逸湄

摄影 :张玉佳,赵逸湄

审核 :高婷